
01
先了解一下日本的地震实际情况
频率高但强震少。日本每年有感地震约1000-2000次(多数为微震),6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2次,7级以上约10年一次。
02
在看看日本的安全保障措施
建筑抗震标准:日本法律要求新建建筑必须抵御7级地震,许多建筑采用减震、隔震技术。
预警系统:全球最先进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可提前数秒至数十秒预警(通过手机、电视推送)。
防灾教育:从小学开始定期演练,公共场所常备应急物资(如水、毛毯、手电筒)。
基础设施韧性:地铁、新干线有自动停运机制,核电站等关键设施有严格防震设计。

那么留学生们应如何降低风险呢?
1.可以选择相对安全的地区,比如关西(京都、大阪)地区,和东京相比地震风险略低;还有北海道地区。
2.确认学校的防灾措施,查看学校是否有应急演练、避难场所、国际学生支持(如多语言指引)。
3.个人准备:
·学习基础日语防灾词汇(如「避難所」「余震」)。
·备好「防灾应急包」(水、干粮、药品、充电宝)。
·租房时确认房屋抗震等级(1981年后建的更安全)。

事实上,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外国人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防灾事宜已经融入到普通生活中。在公共场所可以看到各种防灾指引。虽然日本的地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完善的防灾体系能大幅降低伤害概率。只要提前准备、保持警惕,留学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如果决定前往,建议抵达后第一时间参与防灾演练,并保存当地使馆和学校的紧急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