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中留学新闻

【好文学园校长谈社团教育改革】社团活动的将来——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陶冶人格

 最近在日本,学校的社团活动是否该转移给地方负责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有两种见解,一种是觉得为了消除教师的长时间劳动,有必要向地方转交;另一种是觉得社团活动作为教育的一环,是有价值的所以有必要转移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立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简言之就是“自立、贡献”。所谓“社团活动作为教育的一环”,就是通过社团活动来培养能够自立贡献的人。并不是为了提高技术,更不是为了赢得比赛。在社团活动中,在与他人交往的同时提高技术的过程中,陶冶人格是很重要的,其结果是走向胜利,这才是社团活动应有的姿态。

但是,无论是运动社团还是文化社团,只要有比赛或竞赛,就会流行想要取得胜利的心情。顾问和学生都想取得胜利。这种心情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过度的话就会走向胜利至上主义,成为顾问和教练体罚和社员之间欺凌的原因。本应是快乐的社团活动变成了痛苦,本应是心灵成长的社团活动反而可能会让人患上心理疾病。

筑波大学教授、日本女子柔道世界冠军、首尔奥运会铜牌得主山口香在大学加入柔道部之前一直在道场练习柔道,她认为社团活动应该摆脱强制,交给个人。(2023.1.16日本经济新闻)

“运动本来就是一种享受,并不是被强制的”、“学校这个空间是没有可逃避的地方的。让社团活动出去,也能成为消除封闭环境中容易产生的体罚、欺凌、骚扰等弊端的契机。”“不参加社团可以努力学习,周末不参加社团活动专心做其他事情也不错。”山口先生这样说道。

我也被学生咨询过社团活动的烦恼。在社团活动中,与其说是享受,不如说即使痛苦也要咬紧牙关努力才是美德,这样的印象似乎还残留着。不仅仅是社团活动,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是只有快乐的事情,也有很多痛苦的事情。克服困难的挫折力是必要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痛苦却快乐的“苦快乐”的感觉也很重要。只是痛苦是无法持续下去的。良好的压力是成功的催化剂。但是,如果患上心理疾病,那就不是好的压力,而是坏的压力。

担任桃山学院教育大学副校长的比嘉悟老师长年指导我的篮球,在我担任芦屋大学校长时,他对我非常厚爱。我和先生边吃饭边交谈过几次,还拜读了他写的书。《培养“人格力”——贯穿体育与教育的核心》这本书我是边圈圈划划边读的。

老师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把“不说、不做伤害人心的事情和讨厌的事情”作为人生哲学之一。他在高中当教师,担任篮球部顾问时,一开始把训练受阻、赢不了的事情归咎于学生和学校,于是他拜访了当时在校际比赛中获得33次冠军的能代工业高中的加藤广志老师。当时得到的建议是“一天也不能和选手分开,要不然指导者只能是单纯的教练”,由此开窍了。

只是传授技术是不行的,一天也不能离开学生,要成为了解每个学生内心的指导者。从那以后,我教他在电车里的礼仪,说话的语气、关心的态度、打招呼的时候都一一开口。而且还关心他的学业成绩,每天早上准备报纸和杂志的剪报,让他发表感想和意见。另外,让孩子读书,暑假让孩子写读后感。为了见一流的人,还带他去听小提琴演奏会。教就是学,抱着“我外皆为师”的心态谦虚待人,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信赖关系,否则就无法取得胜利。都说指导者必须要有点燃学生心灯的热情。听了老师的话,我总是会涌起新的勇气。我认为这正是作为教育一环的社团活动应有的姿态。

教师的工作是不能完全按照作息表进行。但是,今后的年轻教师们也很难要求他们和老一辈的教师一样,牺牲个人生活隐私、完全投身于工作。因为这种做法是与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地实践比嘉老师的方法,开展不是传授技术而是传授心灵的社团活动。不是时间的长短而是质量。

在社团活动向地方转移的讨论中,教师工作方式改革的观点与作为教育一环的社团活动的必要性似乎是对立的,但我认为真正应该追问的是社团活动的内容。社团活动的未来不仅仅是精神论,还包括科学的指导方法,我认为,这取决于教师有多大的热情,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贴近每一个学生的人性成长。

(文章翻译转自好文学园学校长延原观司博客“好文木”)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5-2018 中日网-日本高中留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吉ICP备09000104号-9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192号